鱼好水更清——洞庭湖渔业养殖转型升级见闻-世界实时
来源: 新华网
2023-04-26 15:18:41

新华社长沙4月26日电 题:鱼好水更清——洞庭湖渔业养殖转型升级见闻

新华社记者周勉

今年以来,三批总计超过10吨甲鱼陆续从湖南省常德市汉寿县出口国外,这让从珍珠养殖转型甲鱼养殖的当地农户戴科喜出望外。“当时舍不得,但现在回头看,珍珠退养是无比正确的决定。”他说。

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
这是位于西洞庭的汉寿县改善水质、升级渔业的结果。当地养殖珍珠已有几十年历史,高峰时全县珍珠养殖面积达11万亩。“珍珠蚌喜欢重肥,所以鸡粪成为养殖户最常投放的肥料。”汉寿县畜牧水产事务中心渔业部部长王文波介绍,过去养殖户一度为提高产出而投入越来越多鸡粪,导致水中的总磷、总氮含量超标数十倍。

污水横流、臭气熏天,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让当地痛下决心猛药祛疴。汉寿县政府发动县、乡、村三级数千名干部走村进户做工作,2021年,全县所有8万余亩珍珠养殖被全部清退。

转型从事甲鱼养殖后,戴科以淡水鱼虾、螺蚌为饵料,每亩水面只投入40只左右,这样的低密度生态饲养,养出来的甲鱼品质好、价格高。2022年,汉寿甲鱼年产值达到60亿元,超过当年珍珠产业最高峰时的产值。

“长江之肾”洞庭湖,有“鱼米之乡”的美誉。不只常德,环洞庭湖的益阳和岳阳两市同样开启了渔业养殖转型升级之路,在确保老百姓“鱼篓子”装得更满的同时,也加快了还洞庭一湖清水的步伐。

“万口网箱下洞庭”是位于南洞庭的益阳市沅江市过去渔业粗放养殖的真实写照,5个洞庭湖内湖共计11000多亩水面密密麻麻分布着采用重肥重饵养殖的水产网箱,导致当地水质长期处于劣五类。

近年来,在全面清退网箱后,沅江市开启了只投鱼苗、不投肥药的“人放天养”养殖模式。曾经的国营渔场职工在继续养鱼的同时,也担起了洞庭湖“保洁员”的职责。

“我们投放的鲢鱼、雄鱼不仅无需投肥,还能通过消耗浮游动物和植物来净化水质。”沅江市琼湖渔场场长何文胜介绍,“人放天养”就是鱼苗投放后,完全不进行人工喂养,任其自然生长。以这种方式养殖,鱼的品质好了、价格涨了、销路也打开了。

对湖面进行保洁成为40多名渔场职工的工作日常。经过休养与管护,5个内湖从最初每天要从湖面打捞数吨垃圾,转变为长期稳定在三类水质。何文胜说,如今,不仅在湖边打太极拳、跳广场舞的市民越来越多,他们开发的夜赏南洞庭游船旅游项目也颇受欢迎。

地处东洞庭湖的岳阳市也推出多项渔业养殖转型升级措施。截至今年4月,岳阳市不仅对19个精养池塘共计1.16万亩进行了生态化改造,还建设了6个渔业绿色循环发展试点和8个养殖尾水在线监测点。转型升级后,全市渔业养殖产量和产值分别从2016年的48.46万吨、39.33亿元,提高到2022年的54.64万吨、250亿元。

有着60年历史的湘阴县来仪湖渔场从去年开始了绿色转型。过去,5600亩高密度、高投肥的养殖池塘每年向湘江和洞庭湖排放养殖尾水超过2200万立方米,带来严重污染。

“通过打造集沉淀过滤、曝气和生物净化于一体的处理系统,渔场排放的尾水已经达到了地表二类水质。”来仪湖渔场场长吕四学介绍,水质变好令鱼的发病率降低。

水产部门还定期组织养殖从业人员参加绿色养殖技术培训。吕四学说,目前他们正在和湖南师范大学、湖南农业大学的科研团队进行合作,摸索工厂化循环养鱼和“跑道养鱼”等多种环境友好型养殖模式。

关键词:

下一篇: 环球速看:陕西省造老银元价格(2023年04月26日)
上一篇: 最后一页

相关阅读